top of page
Search
Icy CHEN

李鈺潔:如果這個不行,那肯定有別的行的,能適合我的


來自河北的李鈺潔是今年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專業畢業的學生。從浸大新聞系畢業後,她選擇去香港中文大學攻讀法律學。背著書包,戴著眼鏡穿梭在校園裡仍是她的生活常態。

被要求用兩個詞語來形容自己時,李鈺潔猶豫了很久。最後,她給出了一個答案:不確定。“太多不確定了”,她說,“我的生活狀態、很多想法,包括我身處的環境都有很多不確定”。

像很多年輕人一樣,李鈺潔也在不確定中尋求著方向。


“我的大學四年”

回憶起大學四年,李鈺潔面露微笑。

四年內,李鈺潔除了參加許多學校組織的交流團之外,還赴英國交換了一個學期,並先後於經濟日報、南華早報、端傳媒等傳媒公司實習。

課堂以內

“Jenny”

談及四年裡對課堂的深刻印象,李鈺潔毫不猶豫地說出一個名字。”

李鈺潔表示,她曾是一個比較內向且不敢展示自己的人,而Jenny的課堂改變了她。

令李鈺潔印象最深的課就是Jenny的beat reporting。

“上了這門課,感覺每天都在被 ‘beat’ (打)”,她笑著說,“當時我經常問Jenny問題。我發WhatsApp給她,她總直接回電話,讓我覺得很害怕。”

“她的風格是你要不斷去問她”

李鈺潔透露,每個月Jenny會給學生寫一段評語。

她回憶起Jenny給她的評語:

“在這節課上有你這個學生是一個delight(高光)”

講到這,李鈺潔有些哽咽。

“我特別感動…我是那種別人越鼓勵我,我就會越努力去回應別人的期望的人,最後那課我拿了A-,我完全沒想到”。

除了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令李鈺潔難忘,讓她印象深刻的還有另一件由課堂作業而起的事。

“大二的時候,我因為一個採訪被國家公安部警告過”,她說道,“我是想去採訪重慶巫山童養媳。”

“但其實那個採訪都還沒有成行,我買好了機票,國家公安部就打電話給我爸媽說我不能去。”

她補充道,“ CK、 Jenny, Robin(新聞系老師)得知後,都發了很長資訊問我需不需要幫助,很關心我,讓我覺得很感動。”

這種老師對學生的關愛,讓李鈺潔十分感激。

課堂以外

正如上文提到的,李鈺潔曾於經濟日報、南華早報、端傳媒三家媒體機構實習過,並於今年六月在端傳媒平臺上發表了她編撰的文章《連署風暴、素人街站、組隊遊行,他們為何在沉默中爆發?》

談及實習與課堂的不同之處,李鈺潔表示,在工作中的學習速度是在課堂上的十倍、甚至百倍。

李鈺潔的第一個暑假是在經濟日報度過的,在此期間,她學會了廣東話。

“因為每天都要講”,她回憶道,“幫記者整理錄音時,他們要求我逐字打白話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學到了很多粵語表達。”


李鈺潔於經濟日報實習

談及實習中印象最深的事,李鈺潔答道,“是在端傳媒實習整理錄音時瞭解到的故事。”

“08年三鹿奶粉的結石寶寶事件,他(受訪者)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的父親“,李鈺潔說到,“09-14年他因維權被判入獄了,而這期間剛好是智慧手機的發展階段。”

“他進去(監獄)的時候還沒有智慧手機,但出來的時候大家都已經用iPhone 了,他就感覺非常脫節…”

“如果我之後有機會當個作家,我一定要把這個人的故事寫出來。”她笑著說。

“大學四年做一個記者給我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,有很多收穫。”李鈺潔如此概括道。


李鈺潔(中)與端傳媒的同事們

畢業後的選擇

談及選擇攻讀法學而不是從業新聞的原因,李鈺潔答道:“工作還是很累的,尤其是做記者。”

“我很需要自己能自食其力、經濟條件能支撐我去做另一些我感興趣的事。”

“我想選擇另外一種生活狀態,一種沒有那麼強的價值觀的生活狀態”

李鈺潔給出了幾點原因。

但她接著表示,沒想到讀了法學比上班還累。

“我曾經很想當記者,但後來這種想法有一點點幻滅了,”她說道,“因為我發現,其實你去寫一篇報導,它能改變的東西非常少。”

“並且,我覺得我對世界的認知需要比媒體要更深入一些。”

畢業後的期望與理想

關於對自己的期望與理想,李鈺潔表示,希望自己能好好學習,做一名律師。

“如果能進一個比較大的律所,之後能申請去倫敦工作一段時間就更好了”,她補充道,“去倫敦工作是我的夢想”。

李鈺潔大四於英國交換

“但如果到最後真的沒有實現的話,這種(律師路走不通)情況下,我也不會因此覺得我是個失敗的人,因為其實還是有很多別的道路”她樂觀地說道。

談及迷茫,李鈺潔表示,在學法律之前,自己也不知道這適不適合自己以及會不會成功。”

“但我覺得如果這個不行,那肯定有別的行的,能適合我的”說完,她露出了笑容。

4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Post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